7月4日,由com6774澳门永利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com6774澳门永利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和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2024年第一届会员会议暨金山区区域性推进代际学习研究现场研讨会,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小学举行。来自com6774澳门永利、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开放大学、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等单位的百余名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会员代表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并围绕“代际学习,让教育更美好”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在专题报告和经验分享的基础上,与会代表进一步聚焦“代际学习能为教育带来什么”这一问题。
代际学习推动了大教育观的建立,助力全民终身学习的实现。作为一种跨越年龄界限的教育模式,代际学习强调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老年人与儿童青少年之间的互学共学,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文化知识的传递、各类资源的融通。代际学习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学习并非青少年的“特权”,而是贯穿终身的“事业”;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交流和分享,不断汲取新知,提升自我;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场域和资源。与会代表表示,随着实践的推进,代际学习正逐渐成为推动大教育观建立的重要力量,并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
代际学习推动了课程的融通,助力家校社协同背景下教育实践的创新。呼应时代需求和在地特色,代际学习在内容、主题和模式等方面均衍生出别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内容。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社区学校教师顾一帆,介绍了学校的“三耕”乡土课程品牌;浙江省武义县熟溪小学校长王剑,分享了学校与当地老年大学合作打造“银芽联盟”的历程;安徽省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教师周佳佳,介绍了聚焦劳动教育的主题式代际学习模式和成效;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副校长陈亚兰,分享了学校隔代互学共学“气候变化大学堂”的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
代际学习推动了教育发展机制的变革,助力教育系统内外的互联互通。本次参会代表来自基础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也有学生家长代表和科技企业代表等。会议凸显了教育机构间的密切合作,也探索了与社会各领域的协同发展。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小学的张蓓蕾团队,分享了农村紧密型学区推进代际学习的实践探索;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区学校的袁时军团队,提出了“家校社企”四维联动的教育新范式;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护航青少年劳动实践指导中心宋琳,介绍了护航公益组织为代际学习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背景下,现已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区域特色的祖孙共学互学的实践案例群,构建了多元协同、特色鲜明的区域代际学习共同体。
代际学习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助力中国教育自主实践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会代表认为,本次会议聚焦中国特色代际学习的重要实践和探索,对进一步创造代际学习“中国实践”、表达代际学习“中国故事”、呈现代际学习“国际贡献”,具有独特价值。在国际交流与对话背景下,代际学习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诠释,这种贯通古今、取精弃粕的历史观、学习观、教育观,融入构建和发展中国教育自主实践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战略中,也将进一步赋能中国教育领域的自主创新和文化自信。
代际学习活动现场
在圆桌点评环节,专家们的独到见解与专业分析,为代际学习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与会者提供了思考和实践方面的宝贵建议。
专家点评
浙江开放大学副校长张吉先认为,代际学习是促进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联系的抓手,对二者具有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他介绍了浙江省基于社区、立足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所进行的“老少同堂”课堂实践,并倡导进一步从实践中摸索规律,形成标准和规范,凝练经验,进而促进代际学习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冯猛表示,代际学习的主题鲜明,给学习和生活带去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代际学习的视野宽广,不仅实现了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联结,也助推了中国区域资源的拓展与推广;代际学习的活动丰富,无论是环节设计还是案例呈现,都体现了其丰富性和创造性。
com6774澳门永利教授张容南肯定了不同主体、不同主题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等视角出发,谈到代际学习突破了传统教育中高度关注的“答题能力”的局限性。她从“机制要打通”“理念要贯彻”“给家庭赋能”“如何设计主题”等方面,阐述了代际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com6774澳门永利教授王保星表示,代际学习是一种“学会生活”的教育,体现了国际视域下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向老年人学习是文化传承的社会发展需求,向孙辈学习则是时代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代际学习应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多元主体协同保障的课堂教学方式;需强调代际学习概念内涵的多元理解及代际学习机制的建设。
本次研讨会上还举行了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的交接仪式。com6774澳门永利教授李家成发布了入盟要求,并公布了新一轮联盟校名单。
阅读原文
来源丨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