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年,无疑是社会综合竞争力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之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谋划青年工作,完善人才制度,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让事业激励青年,让人才成就事业?“五四”青年节将至,部分政协委员聚焦青年发展,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人才工作,实现青年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积极建言。
上官剑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
曹阿民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杨蓉 上海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界别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周立旻 上海市政协常委,com6774澳门永利招生办公室主任、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任捷 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张宁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工会主席
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关爱“组合拳”
上官剑:“两企三新”,即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两企三新”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一领域集聚着大量青年群体,加强对“两企三新”青年关心关爱,让城市发展更多惠及广大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化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尺。
各地通过积极开展“两企三新”党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各部门有效协同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还有待建立;部分新职业尚未形成完善的职业资格准入机制,与之相应的劳动及社会保障体系、职业发展体系亟待健全;青年人才成长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资源缺乏;围绕青年社会生活需求的服务项目仍欠缺,青年社会参与的平台机制不够健全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力,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关爱“组合拳”:
完善职业认定,构建就业“保护网”。建议围绕产业结构变化和职业形态发展,动态调整新职业分类,完善我国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建设,为“两企三新”青年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供支持。要强化就业指导和针对性政策服务,加大“两企三新”青年就业服务支持力度,并加强政府管理和行业规范,适应职业发展多形态特征完善劳动保障体系,在巩固既有保障体系基础上构建适应灵活性、流动性、松散性劳动关系的保障机制,加强规范引导,完善监督管理,有效维护“两企三新”青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强化发展支撑,打造成长“加速器”。相较于传统就业形式,部分新就业群体暂未纳入现有职业体系,劳动者普遍缺乏职业能力提升途径。应分类推进职业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切实提高“两企三新”青年群体的职业素养和择业能力,并针对新就业青年群体规范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展适应产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的新就业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力度支持拓展线上学习培训的平台、项目、内容,提升线上职业培训规范性和有效性。
统筹协调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群团组织工作力量,建立健全服务联系机制。发挥党团组织功能,用好楼宇、社区、活动场所等阵地,围绕青年需求,构建务实有效的服务项目体系,并搭建渠道引导“两企三新”青年参与社会治理,为社会发展聚共识、增智慧,以青年参与推动社会治理形态革新,提升青年社会获得感,加大“两企三新”领域优秀青年的发现、培养、吸纳、使用力度。
提供宽松环境和制度保障,支持开展原创性科研
任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推出了有层次的人才计划,在引育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面临以下不利于基础前沿探索、原始创新策源的问题:人才计划和项目的年龄限制一刀切,不利于原始创新;科研人员紧盯人才计划和项目,着急出成果,不敢创新;以“获取项目”为职称待遇硬指标,存在“唯项目唯经费”倾向等。建议如下:
优化人才计划和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避免一刀切。避免限制年龄,而应限制从高到低逆向拿人才计划和项目。如有必要考虑年龄,也应灵活化。
加强科技人才支持的顶层设计,鼓励“长期主义”,提供宽松环境和制度保障。让青年人在创造力最巅峰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沉住气,敢于挑战国际基础前沿,敢于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提高策源性和原创性。
打通打穿人才计划和项目的评审机制,破除“帽子”等级。为青年学者创造机会,公平公正地参与竞争和评审,激发青年科研群体的创造力,促进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
尽力破除“唯项目”“唯经费”的评价和考核体系。项目和经费是获得原创成果的保障,应客观依据其成果成效,避免科研人员舍本逐末“跑”项目、“跑”经费,让其真正潜心于科研工作。
周立旻:现代前沿科学研究对硬件的支撑需求不可或缺,特别是“0—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对大科学装置(设施)的依赖度显著提升。近年,国家持续加大基础科学领域投入,陆续建设了一批大科学装置,为开展前沿高水平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目前大科学装置对于多数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不足:在机时申请上,没有青年科研人员的独立通道;在设备使用费用上,没有特殊优惠或补贴政策,高额的费用难以独立承担等。这些都导致青年学者难以开展原创性研究,往往转向短时间能出大量成果的复刻、迁移、拓展性研究,影响科学创新生态的形成。
应充分挖掘上海大科学装置潜能,开辟使用特区,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探索性科研。建议如下:
开辟大科学装置使用的青年专项申请通道。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大科学装置使用的独立申请通道,以支撑原创探索,组织独立评审,开展“冷门绝学”研究。
设立大型仪器使用专项补贴基金。对于通过申请的青年科研人员,采用前补助与绩效后补助的形式,给予机时使用优惠补贴或减免。
提升管理效率,充分挖掘机时资源。夜间、节假日往往是大科学装置机时可优化挖掘的阶段。对相关时段的使用,可给予青年科研人员给予优先考虑和优惠价格。
加大国际化利用效率。吸引全球青年学者来沪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研究,使上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策源地之一。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职业教育综合实力
曹阿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建设教育强国、构建技能型社会等方面不可或缺。上海正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打造高端产业集群,这一目标的实现,既要依靠大批科技领军人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也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实现技术工艺转化和量化生产。但目前上海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呈现出初级工多、高技能人才匮乏的情况,上海职业教育提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不能满足高端产业发展需求,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支撑力不强。上海现代职教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在全国影响力较弱,上海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唯一试点城市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职业教育并未起到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的作用,这一现状与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定位极不相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的作用,助力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已迫在眉睫。具体建议如下: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上海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与地位。一是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财政、土地、信用等激励政策,改善职业院校在基础设施、资金、师资等方面的办学条件,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二是制定技术技能人才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标准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高技能青年人才在“五个新城”就业创业。
深化职业院校内涵改革,提升上海职业教育的产业支撑力。重点聚焦“五个中心”建设和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加大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等关键办学能力的具体支持。
构建完备的现代职教体系,促进青年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层级上移。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和试点探索,完善上海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做精中职、做强高职,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再升格1—2所本科职业大学,建立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的纵向贯通体系。
杨蓉:当前,社会存在企业招工和就业人才错配的困境,尤其是高端制造业面临不小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而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匹配自己能力的合适岗位。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先行者,又是高端制造业的领跑者,需要进一步科学全面地定位职业教育,面向新产业、新技术需求,与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交流接轨,在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和专业布局、培养高层次的职业型人才等方面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体建议如下:
切实更新观念,大力倡导和推动“两个转向”。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首要就是要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建议上海试点建立职业资格框架制度,赋予职业资格应有的地位,努力推动和实现“两个转向”,即从无资格就业转向职业资格就业、从学历型社会转向技能型社会。要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上,努力营造有利于各行各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及成长的环境和土壤,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吸引力、认同感。
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提高职业院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针对当前上海职业教育,无论从政府投入、办学体量、体系布局等方面难以适应城市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的短板,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切实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激发发展动力,提升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
强化国际合作,努力凸现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化特色优势。要充分发挥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高、国际交流交往频的优势和特点,大力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加强与德国双元制现代学徒制、英国IMI资格证书、澳洲TAFE证书、法国蓝带等项目化合作,引进先进职业教学标准,加强师资国际化水平,推动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落地,打造上海职教品牌。
用心用情用力多举并错,让青年住得到住得起住得稳住得好
上官剑:打造让年轻人近悦远来的城市,需要切实帮助青年解决现实困难,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较高的居住成本已成为影响青年融入城市的痛点,解决青年安居问题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解决青年人、新市民在城市的安居工作,在多个城市开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探索出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保障性住房建设整体相对滞后,特别是租赁住房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与青年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建议从“住得到”“住得起”“住得稳”和“住得好”四方面施力:
加强适配房源供给,让青年“住得到”。具体做法包括:推动住房保障主体从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转变。进一步盘活土地和房屋存量,鼓励符合条件的公房小区、园区住房等改造成适合年轻人居住的租赁房源,提高房屋使用效率,为青年提供更多适合的住房选择。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财税、金融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专项贴息等政策措施的作用,引导市场长期资金共同参与,丰富项目融资渠道,进一步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难问题。针对青年异地就业、跨区实习等求职短租需求,推广“青年驿站”模式,强化政策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地方潜能,加大公益租赁房源筹集力度,为符合条件的青年提供短期过渡性免费住宿服务,打通融入城市的“最初一公里”,让更多初来乍到的青年感受到城市温度。
多措并举降低成本,让青年“住得起”。重点面向青年人,特别是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行业一线建设者、管理者及各类青年人才,加快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阶梯式租赁住房供应体系,通过发展小户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缓解青年租房支出压力。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等各类主体以资金补贴、职工宿舍、对接房源等形式帮助青年缓解住房压力。进一步探索优化公积金提取政策,鼓励更多金融机构推出适合青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青年租房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优化租房市场环境,让青年“住得稳”。综合运用土地、金融、财税、法律等手段,培育发展更加健康、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为租房提供安全、便捷的环境,让青年住得安心。
提升社区服务能级,让青年“住得好”。优化青年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在就业集中、交通便捷的区域加大房源供给,降低青年通勤时间。在青年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开辟青年公共活动空间,以需求为导向,有机嵌入学习培训、交友联谊、就业创业等社区服务,增强青年对社区的归属感。建立健全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反馈优化机制,积极听取青年的心声和建议,提供更加贴心和个性化服务,并探索保障性住房公共事务管理模式,为青年搭建更多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鼓励青年在社区发挥自身专业所长、参加志愿服务、开展自治共治,实现青年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
张宁:随着城市拓展和人口导入,租房成为不少青年职工“刚需”所在。但由于信息分散化、不对称,相关政策检索不便捷,办理不规范等,不少青年职工在租房的过程中遭遇障碍,甚至成为虚假信息受害者。可建设全市统一租房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租住房信息的集中度、透明度。具体建议如下:
开通“住房一件事”场景平台,提供“一站式”安居服务。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按照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在“随申办”上开通“住房一件事”场景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住房信息平台,提供全面、透明的住房信息,具备上线政策浏览、在线申请、电子房源、在线缴费、投诉建议、服务评价等功能,涵盖租、购房办理全流程,并开展资质预审、房屋类型适配、房源推荐、材料提交、进度反馈等,从而形成一站式的上海青年宜居安居服务模式。
汇集住房信息,完善平台监管机制。在扩大信息来源、整合信息分类、保障信息真实基础上,开通平台用户反馈,建立评价审核体系,并拓宽宣传渠道,对房源探索公众打分识别制度,鼓励优胜劣汰。
阅读原文
来源丨联合时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