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6774澳门永利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将家国情怀融入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团队在民进上海市委原副主委、中国地理学会首届荣誉会士许世远带领下,结合专业特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精神,把作业写在大自然里,也把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写在专业的思政元素中。通过接续努力与积累,团队成员、民进com6774澳门永利委员会主委周立旻负责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入选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
在全国高校的积极配合下,近年来团队在全国拓展了10条实习线路,形成千余个课程思政野外实习教学设计,覆盖西北沙漠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一带一路”水资源问题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需求与重大工程,教学成果三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专业课里融入思政元素
在专业学科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里,将相关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内容无缝衔接在其中,从而避免思政与专业“两张皮”或“贴标签”的做法。近年来,周立旻团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创新改革中尝到了甜头。“以往教学中,由于缺乏本专业相关国家重大问题与需求的牵引,学生们普遍对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建设缺乏深刻的感知、体验和认同。”周立旻介绍,《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以国家重大需求与问题导向作牵引,将专业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重组优质实习资源体系。
团队教师带领同学们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大保护等国家重大课题,挖掘区域实习资源,构建了长江三角洲“大民生、大生态”野外实践基地、贵州普定“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文明”野外实践基地、新疆北天山“大倡议、大民生”野外实习基地,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真实情境课堂里,将思政课程自然地导入课程思政里。
课程思政建设有了范本
4年前,周立旻带着团队成员和学生来到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陈家寨村。这个曾经深受地球“癌症”喀斯特石漠化制约的小小村庄,在参与交叉团队通过10多年的科研助力下,在“路—沟—池”一体化高效集水技术的支撑下,8000亩种植梭筛桃,年种植及相关周边收入达到了3亿元。周立旻在这片新时代的“桃花源”里录制微课,跟同学们讲述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梭筛经验”与脱贫攻坚故事,并依托石漠化治理科研设施,构建了系列化专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现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能体验学科专业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方法与价值,成为课程思政的又一本鲜活教材。他说:“通过多年的生态恢复,该区域形成了春季漫山桃花与山下夜郎湖交相辉映的桃源胜景,而每逢夏季前来纳凉采摘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这不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案例吗?”
在贵州野外实践基地,《现代地貌学》《水文与水资源》《自然地理野外实践》等课程思政微课相继录制完成。这些微课还依托“大工程——天眼-500米射电望远镜”和“大生态——国家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等实践基地,从地貌学、水文水资源、土壤学、气象与气候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地理专业角度,阐释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演化规律,解析石漠化区域经济开发原理,并以此为课程思政的范本,将制作完成的10个微视频,提供给教学使用或在线分享。
“华东师大课程思政野外实践基地落户普定,将促进双方进一步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实践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共同为乡村振兴和教育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当地群众给予基地的高度评价。
科研反哺教学助力课程思政建设
周立旻积极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专业内涵与模式,提出一流科学研究支撑一流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并积极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深入开展区域环境演变的研究。
周立旻的团队聚焦发育于中国云南白水台的内生钙华具有可达季节尺度分辨率的微层结构。2016年以来,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等单位合作,依托高分辨率放射性同位素加速器质谱技术,在全球首次构建基于钙华10Be的新一代古太阳活动地质记录获得成功。2023年周立旻团队与武藏野美术大学Hiroko Miyahara教授等深入合作,进一步论证了利用钙华10Be记录重建年际分辨率古太阳活动的可靠性,并重建1510年至1701年间的古太阳活动历史。近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地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阅读原文
记者丨周轩
来源丨联合时报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