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昨天上午,在下榻的思南公馆一间起居室里,花白头发、休闲西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回答本报记者的问题时表示,“诺贝尔奖是全球性的,即便是不怎么看书的人也知道它。获奖当然让我高兴,另一方面,它意味着不停旅行,见不同的人——世界上不同地方、讲不同语言的人们对这些作品产生兴趣,它们被翻译成不同语言,让作者有机会和他的读者见面,这是最好的事情之一。就像我现在,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这里的理由。”
古尔纳为中文版作品签名。 施晨露 摄
一直想感受中国文化
1948年,古尔纳出生在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小岛,多种文化交融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这也是一座充满动荡的小岛,在先后经历了数十年的英国与德国殖民统治与短暂独立后,桑给巴尔于1964年与坦噶尼喀合并为今天的坦桑尼亚。
1966年,18岁的古尔纳以难民身份赴英留学,最终在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年,古尔纳当选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学士,担任凯恩非洲文学奖与英国布克奖评审。2021年,因为“对殖民主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处境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天堂》《海边》《来世》等。
2021年10月,就在诺奖公布后,上海译文出版社经过10多轮磋商洽谈,获得古尔纳10部作品中文简体翻译出版权,短短10个月后就“争分夺秒”推出首辑5部作品。去年,两辑10部作品出齐。今年春天,古尔纳应邀首次造访中国。
5日上午,经过长途飞行落地上海,古尔纳说:“虽然我从未造访过中国,但从地图上就可以感知中国的幅员辽阔。我一直想感受迷人的中国文化,希望在这几天里见识到各种有趣的事物,以及历史与当代的成就。”
古尔纳在中国的行程可谓马不停蹄。在上海停留期间,6日、7日,他分别与格非、孙甘露两位作家对谈,还将参加一场作品朗诵会,随后前往宁波诺丁汉大学。最后一站北京,他将在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对话,并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
复杂来自相遇交流
昨天(3月6日)下午,在com6774澳门永利与格非对谈前发表的演讲中,古尔纳与中国读者分享关于家乡桑给巴尔岛的“复杂文化现实”。“在桑给巴尔的石头城中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大教堂的遗址。从那里发掘出的陶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来源是印度洋沿岸现在被称为伊朗的地区。在这一地层上下,也就是在其所对应的跨越一千多年时间里,有着各种与南阿拉伯、伊朗、印度、泰国乃至更远的东方往来的痕迹。岛上和沿海其他地方还有大量证据表明,来自印度洋各地的旅行者曾在此地相遇、交流、定居,东非沿海的访客里就有著名的中国郑和船队。沿海岸沙滩行走,可以拾到产自中国的青瓷碎片,正是郑和船队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
古尔纳说:“某种程度上,这是我对更广阔世界,对它的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最早体验。每年某个时候,旅人们都会带着他们的货物、故事,从大洋不同地方来到我们的岛屿。港口离我家只有几米之遥,是他们带来的故事伴我长大。”
用交流来理解世界
在格非看来,古尔纳的作品中不仅有“真”,还有“诚”,其清晰程度令他印象深刻,表现出的社会生活的宽阔视野和复杂的时空关系更令他震动,“我的手边没有世界地图,但读古尔纳的小说,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世界地图。”
这场对谈以“我们必须谈论痛苦”为主题,古尔纳解释,随着生命经验和记忆积累的痛苦并非肉体之痛,而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产生于对人生的更多体味,“写作不是一种责任,就看你有没有意愿继续写。我写的是我的理解、我的感受、我的立场。不是说要重新创造这个世界,而是要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
“当我们思考知识的时候,通常认为知识是可靠、权威的,是可以在书本和图书馆中找到的东西,这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人们用脚、用交谈来实现,可以关于过去,也可以关于现在,甚至是不准确的。”接受记者采访时,古尔纳说:“小说弥合的是那些历史学家、学者所知之事和普通人之间的隔阂。你或许需要专业的学术训练来阅读历史,但每个人都能读小说。和学术写作不一样,在写小说时,你可以放任你的头脑,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
阅读原文
记者丨施晨露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