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华东师大代表委员赴京履职

2024年03月11日

  2024年全国两会顺利召开,华东师大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吴瑞君、张文明等切实履行职责,聚焦大力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协作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智能时代中小学校长数智领导力培养、多部门协同统筹优化人口新常态下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等主题,积极参政议政。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3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为使全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全国两会期间我校代表委员们的情况,特开辟“媒体关注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华东师大代表委员赴京履职”专题,搜集媒体有关报道,持续摘编更新我校代表委员观点。


梅兵 全国人大代表

  ·关于大力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建议

  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全国人大代表、com6774澳门永利党委书记梅兵表示,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应抓紧推动教育家精神研究阐释、落地生根,转化为每一位教师的具体行动,转化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务实举措,使更多的“好教师”得以涌现、“好教育”得以发生。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对我国教师队伍长期育人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涌现出的一批优秀教师精神品质的提炼升华。梅兵经过认真调研后发现,对教育家精神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体现教育家精神导向的国家教师荣誉表彰体系等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教育家精神融入和带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推动培育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既缺些伸展的‘根系’,也缺些展示的‘果实’。”在梅兵看来,目前对教育家精神的宣传阐释较多,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维度对教育家精神进行的深入系统研究不足,而这样的研究对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教师队伍中亟需一批榜样群体作为示范引领。虽然目前我国已有“人民教育家”“全国优秀教师”等多种教师荣誉,但总体来看,国家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表彰层级与方式、受奖者规模、宣传力度等均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教师荣誉表彰体系,使其成为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抓手。

  为此,梅兵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支持建设一批理论研究项目和培育弘扬基地。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教师荣誉表彰体系。三是建立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

视频来源育见新闻

视频来源:新华社


  ·关于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的建议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应抓紧研究和探索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本土经验和实践路径。”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com6774澳门永利党委书记梅兵提交建议,希望加强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梅兵表示,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更新变得越来越快速的情况下,包括责任感、情绪调节、开放协作和交往等在内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底层素养”和“核心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对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存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组织实施缺少科学专业指导、为学生成长提供“情感支持”的能力水平亟需提升等问题;社会和家庭亦存在相似问题。

  “要加强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和政策制订。”梅兵建议,将加强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作为国家级重大课题,同时纳入国家层面相关教育政策规划,融入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地域间的发展水平、区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制定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同时,基于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规律的研究,研制面向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标准以及相关的监测与评估指标,探索构建基于学生表现性评估和赏识评估的评估体系,关注学生的优势领域和成长型思维。

  同时,要发挥学校在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上的“主阵地”作用,不妨支持建设一批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试点校、“种子校”、实验区,示范课程、资源库等,先行先试,探索落地可行、可复制推广的路径举措,并支持建设大中小学校、地方政府、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共享合作机制和平台网络。

  再者,要进一步“赋能”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提升教师情感素养。她建议,将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纳入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全过程,在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对自身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为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能力提升两个方面,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教育学院等多方资源,研究设计和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国内相关前沿研究与实践项目。

视频来源:第一教育

视频来源:上海时刻


  ·关于人工智能对教育变革的指引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透露,华东师大当前正在开展“数智跃升”计划。“数智跃升”计划从人工智能如何影响科研范式、教学出发,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深度剖析,鼓励学科融合,开发“数智人”理论和技术方案,在多个学科领域研制特色大模型。“数智跃升”将推进数智跃升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路,在育人方式、科研范式、治理体制、数据体系、师生素养等方面实现“数智化”突破创新。

  梅兵提出要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改革。首先需要打破学科固有的教育体系,改变教育内容。面对“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这类话语,强有力的回应便是提高学生素质。AI作为一项辅助工具,只有学会运用它才能打赢这场战役。对此,梅兵代表建议:“一定要将提高学生数字素养、跨学科能力的培养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她认为,只有勇敢地拥抱新技术,以创新思维应对挑战,才能够创造更多可能性。

  也因此,相关培养举措要快步跟上,其中之一就是在数字时代改造既有的传统专业。全国政协委员、com6774澳门永利副校长戴立益也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发现和盘托出。他认为,要把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研究领域,并不是取代传统专业,而是设置双学位、跨学科打造“人工智能+”、在主导专业中加入人工智能方向等。

  当下,一些中小学已经出现AI助教、AI教师这类教育方式变革。戴立益认为,在大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试点,AI为教师进行辅助,或是让AI在课堂教授,教师在后台进行辅助跟踪。“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原来一个老师面对50个学生可能很吃力,特别是一些需要批改作业的学科,现在有了AI可能就变成了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这样也有利于大规模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梅兵代表也接话道。目前,华东师大已经成功研发了一款会批改作文的AI,从实践效果来看,人工智能批阅的作文,一点不比语文教师逊色。

  一系列举措要在锻炼学生数字思维能力,培养交叉学科人才上下功夫。面对知识生产快速变化,不断更新迭代,梅兵代表还建议,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当人工智能的浪潮打来时,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去深入、系统、前瞻研究的大课题。”她说。

视频来源:青春上海

视频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视频来源:东方网


  ·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与时俱进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市场大军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稳就业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com6774澳门永利党委书记梅兵表示,华东师大作为985高校,这几年就业情况较好。但是整体而言,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挑战很大。

  “我认为,高校要以短期、中期和长期培养的不同方式来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从源头上把培养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地对接起来。”梅兵认为,职业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把专业直接设在工种上、操作上、流水线上,但一般综合性的高校专业则不可能完全对口具体岗位,也不应该完全对口。因为人才培养有一个周期,如果现在完全对口,等到学生毕业后,产业需求可能发生变化,造成毕业生和市场需求脱节。

  梅兵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键是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就“长线”而言,一方面要超前布局。上海现在有一些战略性的重点行业,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在沪高校要对此有长远性布局,对应地进行学科专业设置。“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变革,让我们高校教育者更要思考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华东师大去年已推出“数智跃升计划”,探索运用AI来辅助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还尝试对传统专业改造升级。

  梅兵指出,“联动中期”是指通过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来影响专业学科的设置。若某个专业今年就业情况不好,就要分析原因,明年在招生方面有所调整。有的专业本身没问题,通过对比发现其他学校同样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很好,说明不是专业设置不对,学校就要反思专业培养的内在问题。“还有一种是短期培养,及时给学生弥补就业需要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微专业、双专业、辅修专业等方式快速补给。”梅兵说道。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 | 两会申音-梅兵代表:弘扬培育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新华社客户端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建议多措并举弘扬教育家精神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加强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

微言教育丨3张大图!代表委员谈践行教育家精神 | 聚焦教育家精神③

China Daily | Social and emotional cultivation crucial for youth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 梅兵代表:抓紧推动教育家精神研究阐释、落地生根

中国教育报 | 全国人大代表、com6774澳门永利党委书记梅兵: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

中国教育报 | 弘扬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中国教育报 | 扬帆启新程 踏歌向未来 ——写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之际

中国教育报 头版 | 教育,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中国教育报 头版丨做好教书育人大先生 ——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央广网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大力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进一步完善国家教师荣誉表彰体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跳出教育看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报 | 大力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关于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的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关于大力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建议

党建网| 两会心声-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努力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和基础教育基点的联结点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 |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AI时代应加强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

科学网 | 梅兵代表:践行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中国科学报 | 数字化浪潮来袭,高校何为

解放日报 头版 |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今开幕

上观新闻 |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重认知重分数普遍,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才是底层素养

文汇报 头版 |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今日下午开幕

文汇报客户端 | 代表委员建言拓宽渠道完善保障,为青年勇闯新赛道成就新人生铺路搭桥

文汇报 头版头条 | 代表委员建言拓宽渠道完善保障,为青年勇闯新赛道成就新人生铺路搭桥——有志向就会有事业,有本事就会有舞台

新民晚报客户端 | 助力因材施教 华东师大研发批改作业机器人

新民晚报客户端 |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加强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

新民晚报丨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培养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 补齐校园“情感教育”短板

新民晚报 | 从去年ChatGPT一鸣惊人,到今年Sora火爆全网"人工智能+",上海如何发力?

新民晚报 | 改革育才模式 支持用人单位 鼓励创新创业——解就业难题需合力“推一把”

青春上海 | Sora对大学教育影响几何?在沪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

青春上海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青春上海 | 两会聚焦-就业观念、培养模式、灵活就业,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就青年高质量就业建言献策

青年报 |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 青少年要茁壮成长更要幸福成长

青年报 | 让更多好教师涌现、好教育发生

话匣子 | 【听】履职故事-AI老师来了,我们怎样应对?

第一教育 | Sora来了,还在刷刷刷题?全国人大代表梅兵:这个能力,关乎孩子幸福成长!

上海证券报 |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人工智能+教育”时代 加强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

上海法治报 | AI时代加强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培养


戴立益 全国政协委员

  ·关于深化细化中小学科学教育协作机制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com6774澳门永利副校长戴立益非常关注科学教育相关内容,他认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攸关科技强国建设,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决策部署,推动健全密切配合的科学教育协作机制。但目前还存在着资源利用碎片化、区域差异明显、科学教育各主体间协同协作不足等问题。

  戴立益建议,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以培养和延续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作为现阶段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指导顶层设计和行动规划。要做好全国科学教育资源网络布局,优先支持高校或科技馆牵头组建不同特色的国家科学教育资源支持网络,整合同类型机构的优质资源,加强不同类型机构资源间的沟通与更新。统筹创建专门的科学学习智能化平台。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科学教育。

  “我们要思考怎么让家—校—社在针对性的分层指导下实现联动,运用各种资源让多主体发挥协同作用。”谈到具体实践方案,戴立益表示,要面向家庭广泛宣传科学教育资源及获取路径。中小学校要把传统的理、化、生等学科内容进行统整并加以边界拓展,让其更适应当代科技的发展。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场馆、科技企业要和中小学校主动对接共建合作机制和评价标准,为学生自主性科学学习提供课后、校外的持续支持。

视频来源:第一教育


  ·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com6774澳门永利副校长戴立益介绍道,今年带来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案。

  在戴立益委员看来,随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儿童的成长环境发生巨变,新时代背景下儿童要形成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加离不开“家—校—社”的协同培育与支持。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戴立益委员随即指出,在应试取向仍较为严重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疏离,协同育人实效较低,其中一些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如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等各自为政、关系不协调现象;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协同育人目标偏航;条件保障不够到位,协同政策支持未能落地,监督监管不足,在教育内容、要素、资源、评价等方面难以协调合作等。

  对此,戴立益委员建议:第一,加强统筹协调,发挥政府协同育人引导作用。第二,夯实家庭建设,回归家庭教育主体育人责任。第三,深化教育改革,彰显学校教育主导育人作用。第四,整合社会资源,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使命。

视频来源:央广网


  ·关于加强智能时代中小学校长数智领导力培养的提案

  “在建设数智中国的大背景下,数智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校长的数智领导力决定着学校数智教育实施的成效。”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com6774澳门永利副校长戴立益提交了关于加强智能时代中小学校长数智领导力培养的提案。

  戴立益强调,新质生产力对新质人才的呼唤,需要学校成为数智人才培养主力军,数智技术的发展正逐渐消解、颠覆校长传统的领导力。

  但在调研中,戴立益发现,校长的数智化领导力不足制约着学校数智教育的实施。比如,不少校长对数智化转型认识不深,部分校长对数智化转型情感上存在畏惧,选择“不做不错,少做少错”,校长带领学校开展数智化实践缺乏韧性,校长数智领导力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戴立益建议,在已有的校长专业标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制定中小学校长数智领导力专业标准,明确校长作为领导者的数智素养框架,从愿景制定、架构变革、范式推动、数据决策等方面对校长的数智治理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还要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数智领导力提升的专业培训,推动校长领导学校开展面向数智时代的课程与教学变革。

  戴立益认为,还需要启动评价杠杆,重点关注校长数智素养的实践转化情况,将数智领导力纳入校长培养、选拔、考核的标准与流程。另外,还需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培育并大力宣传推广实施数智领导的典型案例,构建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中小学数字化转型协作共同体,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里布局改革试验点。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 | 两会申音-戴立益委员:中小学科学教育各主体间协同协作亟待加强

人民网 | 创新迎变革-戴立益委员:加快转型,提升中小学校长的数智领导力

光明日报 头版 | 【代表委员之声】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微言教育 | 海报来了!关于教育数字化,代表委员这样说|聚焦教育数字化①

中国新闻网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吁加强中小学校长数智领导力培养 加快高水平公卫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报 | 科学的种子如何花开四野——代表委员热议科学教育

中国教育报 头版 | 画好立德树人同心圆——代表委员热议如何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教育报 头版 | 奏好扩优提质交响曲——代表委员热议如何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

央广网 | 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加速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央广网 | 【听见·看见】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需加速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中国经济周刊 | 全国政协委员、com6774澳门永利副校长戴立益:要给家庭教育科学指导

科学网 | 戴立益委员:加强中小学校长数智领导力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案

新民晚报 | 培训机构是补充,不是主阵地: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建言健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新民晚报 | 从立法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管理条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双减仍是大方向 严管进入常态化

青年报 | 为加强学生情商培养支招

青春上海 | Sora对大学教育影响几何?在沪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

东方网 | 两会前瞻-如何运用各类资源、发挥多主体协同作用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

劳动报 |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会

浦江同舟 |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启程赴京,他们都关心哪些议题

上海证券报 | 两会快讯-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上海证券报丨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提升中小学校长数智领导力 培育更多新型优秀人才

第一教育 | 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中小学校长,快快提升“数智领导力”!


吴瑞君 全国政协委员

  ·关于多部门协同,统筹优化人口新常态下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大图书馆馆长吴瑞君委员指出,“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已成为人口发展的新常态,也构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人口背景,决定着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的时空结构。人口发展新常态下,出生人口的周期波动性、学龄人口增减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对教育影响的时间滞后性,无疑将对区域教育结构布局及师资配置产生系统性影响,需要积极应对。  

  因此,她建议要精准预测,提前布局,做好区域师资需求中长期规划。加强区域学龄人口趋势预测,通过综合考虑常住、户籍、非户籍等不同类型的学龄人口数据,提高师资测算的准确性。建立区域学龄人口变动预警机制,动态测算各级各类教师人数,统筹各区域师资需求中长期规划,确保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

  同时,还要灵活调整,统筹兼顾,平衡不同时期和前后学段的师资配置。对于各学段教师需求升降趋势变化不一致的地区,应将调整师资学段结构、优化前后学段衔接的比例关系作为重要任务。比如,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时增时减的阶段性不足问题,应建立更具弹性的师资配置机制。通过建立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鼓励部分小学专任教师通过考核后向初中专任教师转岗,或适当扩大班额,待相应阶段学龄人口减少后逐步缩小班额。

  吴瑞君委员建议要分类施治,精准施策,探索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下区域师资结构的优化路径。进一步完善教师编制测算标准,突出不同人口增长类型区域的差异化特点,同时考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完善差异化的教师配备标准,缓解不同区域的师资配置结构性矛盾。

视频来源:看呀STV


  ·关于建立长江经济带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

  当下,长江经济带正探索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通过调查发现,相关地区对已建成的生态环保项目持续投入不足,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机制,也影响了各方积极性的发挥。她直言,尽管长江经济带森林资源丰富,但碳汇标准未充分体现其生态价值,导致单一种植问题。此外,这位委员认为,目前,生态产品市场供需不匹配,难以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如何加快建立长江经济带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吴瑞君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自上而下进行制度保障,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念和要义有机融入长江经济带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等重要实施规划中;同时,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列为政府主要工作之一,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在吴瑞君看来,政府、专业机构、科研机构、学者等应共同参与,制定出核算体系的可行方案,确保核算规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各方还应该实现对不同生态空间内的生态产品价值的差异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吴瑞君介绍,可以根据主体功能区类型,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

  此外,她认为,应该调动社会资本力量,完善生态产品市场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惠益互利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关于聚力数智赋能,提升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认为,当前,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与治理存在短板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了解和判断灾情形势时有滞缓;二是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风险隐患早期感知、识别、预警及发布能力较为欠缺;三是协同救援机制不发达,全社会参与的应急救援格局尚未有效形成。

  “数字化时代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统筹解决和提升我国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提供了新契机。”吴瑞君说。

  她建议,一是绘制阶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多要素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一张图”,实现涵盖风险识别、预警、监测、评估、态势分析的全程智治。

  “推动地理信息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集成展示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应急救援资源分布、灾害态势分析、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救援跟踪、灾害影响评估等内容,实现自然灾害‘数智化’管控。”她说。

  二是推进应急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提升城乡抵御多重风险的韧性。她表示,要加强AI、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省、市、区、乡、村五级避灾安置场所全覆盖。

  “加强国家区域应急中心、各级应急指挥部及乡镇街道重点区域微型应急救援站和训练设施场地建设,实行自然灾害网格化管理,加快形成‘15分钟快速救援圈’。”吴瑞君说,通过物联网终端实现自然灾害实时动态监测和分级分类管理,做到灾害精准化预警、差异化治理和精细化施策,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三是构建平急结合的智能抢险救灾治理机制,形成多主体积极参与灾害治理的社会氛围。

  她强调,“建立自然灾害统一指挥平台,整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力量的装备、物资和技术等资源,补齐以往气象、水利等部门‘各自为战’短板,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应急指挥体系,实现自然灾害抢险救灾的跨部门联动和‘一张图’调度,确保从应急决策到应对执行的全层级协同和贯通。”

  

相关报道:

中国新闻网 | (两会声音)长江经济带自然生态优势怎样更好地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全国政协委员这样说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 吴瑞君委员:根据学龄人口趋势动态预测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科学网 | 吴瑞君委员:人口新常态下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吴瑞君:实施好师资“禁挖令”还需科学“预测”师资实情

中国青年报 | 代表委员关注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为年轻人养娃赋能

中国青年报 头版 | 责任在肩 大有可为

中国社会科学报 头版 | 履行职责担使命 参政议政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关于建立长江经济带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关于聚力数智赋能,提升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的提案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关于多部门协同,统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提案

人民政协报 | 全国政协委员,com6774澳门永利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吴瑞君:立足岗位出真招作出巾帼新贡献

解放日报 头版 | 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代表委员倍感振奋充满信心

解放日报 | 以问题导向深入调研

上观新闻 | 与总书记面对面-吴瑞君委员:总书记对“最年轻”界别提出了明确要求

文汇报 头版 |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做好创新大文章,成为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新民晚报 | 全国政协委员就学龄人口规模趋于下降建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新民晚报客户端 | 两会话题-做好区域师资需求中长期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学龄人口规模趋于下降,教育资源配置需优化

澎湃新闻 | 两会申音-学龄人口减少,不同学段、不同区域教育配置应如何变化?

劳动观察 | 学龄人口减少,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建议做好区域师资需求中长期规划

劳动报丨学龄人口减少,还需要那么多教师吗 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建议做好区域师资需求中长期规划

第一教育 | 学生少了,教师何去何从?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师资需求要做好中长期规划

封面新闻 | 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聚力数智赋能 提升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应急保障能力-环资界别委员访谈录⑪


张文明 全国政协委员

  ·以数字技术为基层减负,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com6774澳门永利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常年关注乡村建设。他建议,推进“数字执政”“数字生产”“数字治理”等管理方式创新,以数字技术破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治理困境。

  张文明提到,当前,在人口老龄化和乡村“空心化”的发达国家,数字技术也在日益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如果说早期数字技术是单向传输,今天的数字技术则实现了双向互动,具备了“数字执政”“数字生产”“数字治理”的基本条件。对此他建议,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桥梁和节点作用,建设“数字乡村直通车”平台,为基层干部“减负”,使农业农村工作“国家的归国家、市场的归市场、农民的归农民”,让基层组织能够“集中精力于乡村振兴工作”。

  在去年的履职调研中,张文明注意到,有村干部抱怨称,乡村振兴“钱不够用、人不够用、墙不够用”。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把几乎所有上级工作全部绑定为乡村振兴工作,导致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疲于应付,无法集中精力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基层工作形式以线下“传达”和“反馈”为主,耗时并且效率较低,甚至有村干部说“我们都成了纸片‘人大代表’”。

  针对这些现象,张文明专门建议,以数字化的方式监督各级条块部门工作任务分派和精细化展示基层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基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具体任务;以数字化方式推动国家的政策文件传达,让中南海和省政府与农民直接连接,去除中间“传达和反馈”环节。在“数字乡村直通车”平台上建立“数字农民合作社”“数字集市”“数字产销推介会”等,让市场力量在劳动力、农资、农药、种子、农产品等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发挥作用;推动建立“数字枫桥模式”“数字邻里”“数字图书馆”“数字乡村大礼堂”等方式,让在地农民以及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实现平台自主互动,化解乡村矛盾,促进乡村文化交流等。


  ·关于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从“筑巢引凤型”向“以才育才型”转变的建议

  当前,国家层面和各省市都在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就业。“研究发现,海外归国人才政策发展脉络经历了‘关键产业人才引进’‘引资和引业并举’‘强调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三个阶段,政策较多强调‘条件供给’而对‘成效约束’的规定不足。”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com6774澳门永利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建议,加强留学归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制度设计从“筑巢引凤型”向“以才育才型”转变,在人才引进政策中强调对本土人才团队培育等方面的要求。

  “围绕海外人才引进,各级政府部门一直以政策性支持为主线,强调人才生态体系建设——为人才在本地区发展营造各种有利和便捷的发展环境,而对人才的使用以及发展性评价则强调不多;制度设计上存在重视‘引进’忽略‘评价’、重视‘供给’忽略‘使用’、重视‘成果’忽略‘发展’等问题。”张文明说。

  有鉴于此,张文明建议从政策互惠角度,对一些特定人才提出一些明确的引进评估条款,特别评估其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度。

  张文明表示,留学归国人才政策应该从“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向“评价型”转变;应该打破各个政策主体部门壁垒,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综合性人才评价政策。

  他还建议未来在人才支持时尽可能向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倾斜,要注重相关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评估,特别建议在人才评价机制中加入“以才育才”的相关条款:作为重要的引进人才,应通过对本土化的人才培养(团队建设)进而实现“人尽其才”。

  

相关报道:

人民网丨留学归国人才如何评价?委员建议:加强实用性评估

中国新闻网 | “海归”人才如何人尽其才?全国政协委员:从“筑巢引凤”转向“以才育才”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 张文明委员: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应从“筑巢引凤型”向“以才育才型”转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明:以数字技术为基层减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张文明: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是时候变一变了

中国经济周刊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明:应转变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

科学网 | 张文明委员:“以才育才”,引进留学归国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明:关于以数字技术为基层减负,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解放日报 | 如何让海外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给足空间方能“人尽其才” 及时回应创造“温暖环境”

文汇报 | 知责于心 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2023年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履职记

文汇报 头版导读丨张文明委员遍访浙赣鲁粤多地梳理释放乡村内生治理能力路径 扎在田间地头,建言乡村振兴

文汇报客户端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张文明:扎在田间地头,建言乡村振兴

新民晚报客户端 | 全国两会-凝聚力更强 向心力更足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侧记

新民晚报 |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全国政协委员献计乡村振兴:以数字技术为基层减负

澎湃新闻 | “申”聚两会-海外人才政策中“引”讲得多,“用”讲得少?委员提建议

劳动观察 | 张文明委员: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要从“筑巢引凤型”向“以才育才型”转变

劳动报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明:留学归国人才引进政策要向“以才育才型”转变

政协联线 | 全国两会·上海声音-张文明:双脚沾满泥土,三句话不离乡村振兴

香港镜报 | 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張文明 留學歸國人才引進政策要從“築巢引鳳型”向“以才育才型”轉變

上海证券报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明: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题图来源丨新华社

摘编、整理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