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互鉴: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分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陈龙摄
冷战时期美国式的中国研究把中国作为全球战略博弈中的一个行为体来分析,当把研究对象作为分析单位时,难免出现中心和边缘的视角,这种视角在过去对理解中国带来很多误区。今天的中国学应该跳出这个视角,今天,中心的特质不断变得稀薄,边缘的异质性特质在不断凸显,历史上,往往在边缘的地方会产生一些创新性的发展。
——范勇鹏(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历来奉行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中国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努力建设促进对话交流的机制,并将其推广为全球共享的机制。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未来的世界是可期的,中国对未来的贡献也是可期的。
——徐宝锋(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世界汉学中心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所致贺信中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文明互鉴的视角探讨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当下令人振奋的议题。昨天,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文明的互鉴: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分论坛上,来自10多个国家的30多位嘉宾从多个角度各抒己见。
古老中华文明的现代性
研究中国的大多数国际学者都认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对其现代性关注不够。这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对世界中国学研究的一大感受。由此,他专门围绕“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展开主旨讨论。
张维为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行为体的结合。中国首先是个超大型的现代国家,而它数千年未中断的古老、独特的文明,使之与众不同。”
今天的中国既古老又年轻,这两者相得益彰,体现于中国古老传统和现代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坚持的实事求是精神,可上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汉书》,正是对于实事求是的推崇,使中国的发展摆脱教条主义影响,实现了中国的全方位崛起;比如,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共建原则,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共同富裕等理念,都有天下为公等传统思想的影子。这些中华文明中从古至今传承的价值追求,代表了人间正道,不但在中国深得人心,也日益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
在人类文明视野中重塑中国学研究
中西文明相遇是世界历史大事件,彼此能否共处,关涉人类未来。com6774澳门永利哲学系教授陈赟从中西文明对历史本身及其意义的不同看法比较了中西文明的差异。
西方以基督教神学为背景发展出一套历史哲学,其核心是以普遍历史的观念将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但基督教视角下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形成了一种单一线性的普遍历史意识。这一点在经过启蒙运动转化之后,形成了一种历史进化论与历史进步论,它支持了文明等级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西方中心主义及其支配世界的霸权。相较而言,中国的开放历史意识是更具未来意义的历史观。陈赟认为:“中国思想对历史意义的思考走向了人类各大文明在多元共生前提下共构历史意义之网,每个文明在这个意义之网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从方法论角度阐述了对当下中国学研究的理解。过去所谓的中国学有两个参照物,一是以欧洲为代表的传统汉学,源于对中国的兴趣;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冷战时期中国研究,是当时国际战略研究的产物。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学已经超越了这两个阶段”。
多年来,中国学被认为是“外国人眼里看到的中国”,像一面镜子,帮助中国人看到“他者眼中的自己”。范勇鹏认为,这样的视角既会带来惊喜,也会造成扭曲,当下中国研究应该更多地站在主体的位置上进行。此外,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等,都应被平等地放置于人类文明的视野中审视,以此超越过去中国学研究中简单的“中心-边缘”视角。
在中国和世界的双向奔赴中推进对话交流
今年7月,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10月,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在青岛举行;11月初,世界汉学家大会在苏州举行;昨天,上海浦东又迎来了世界中国学大会。“我愿意把2023年称为世界汉学年。”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世界汉学中心教授徐宝锋这样感慨。
徐宝锋认为,今天全球已经进入中国知识爆炸的时代,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关注,已经具体到中国的历史、当下、道路、制度等多个方面。
徐宝锋进一步强调,中国和世界双向奔赴,才能推动对话和交流,才能消除隔阂,达成共识,形成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中国历来奉行和平发展,建设对话交流的机制,并将其推广为全球共享的机制。中国积极推动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组织、上合组织等,搭建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也是本场分论坛的聚焦话题之一。
日本京都产业大学世界问题研究所原所长东乡和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充满研究兴趣。他说:“今年10月中国刚刚举办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显而易见,通过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有很大发展。”他同时认为,如果日本不是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而从更宏阔的角度理解和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利于双方增进了解和交流。
阅读原文
记者丨任思蕴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