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敬畏之心,去研究、恢复和管理三角洲的物理-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从尼罗河三角洲到莱茵河三角洲,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到亚马孙河三角洲,三角洲既有共性,又更多个性。11月6日,在沪开幕的第二届大河三角洲国际会议上,由13个国家研究人员历时两年参与撰写的“大河三角洲计划”最新学术成果——《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正式发布,重点关注了全球1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河三角洲,涵盖了热带至极地不同气候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动力地貌特征的三角洲,形成世界主要三角洲的“家底”报告。
大江自高原而下,一路奔流,到入海处便形成三角洲。从陆海之间到新生湿地,从广阔滩涂到密林深处,在潮涨潮落之间,三角洲孕育了地球上的亿万生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认为,近年来,全球范围的三角洲地区正面临流域来沙减少、污染物输入、海上风暴潮,以及本地地面沉降、土地围垦、洪涝灾害频发等多重环境压力,为大河三角洲的环境健康方面带来严峻挑战。
《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
“大河三角洲计划”是中国大陆加入联合国“海洋十年”的第一个国际大科学计划。2021年,由com6774澳门永利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发起的“大河三角洲计划”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即“海洋十年”)首批入选的65个行动方案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方案。这一计划是真正跨越了科学、政策和社会层面的跨学科行动计划,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三角洲,根据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类型和严峻程度,通过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更好保护大河三角洲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
鉴于三角洲的多样性,报告得出的应对方案提出,充分重视三角洲自身的特点。作为报告主编,com6774澳门永利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卫国教授表示,鉴于许多大河是跨境河流,加以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全球贸易的影响,三角洲存在区际联系,其问题解决要超越单个三角洲,亟待加强区域乃至全球的合作。科学层面上,目前对三角洲复杂的人地耦合机制认识还非常有限,迫切需要加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数据的获取,以及模型工具的研发。从机制管理层面看,三角洲问题的应对需要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并加大资金投入。
大河三角洲国际会议
“中国人的祖先告知我们,‘上善若水’、‘道法自然’,警示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怀着敬畏之心,去研究、恢复和管理三角洲的物理-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面对与会各国学者,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说,“当代的量子论又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大河三角洲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处方面表示,上海所在的长江河口作为长三角地区的载体,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所在,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在2017年,上海市科委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科研团队就深度参与“长江河口保护和利用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相关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对此,上海市科委也将继续支持“大河三角洲计划”实施,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大河三角洲国际会议
据悉,此次国际会议有来自中国、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坦桑尼亚、荷兰、挪威、克罗地亚、俄罗斯、美国、智利、巴西、乌拉圭等17个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议全球20余个河口三角洲的研究成果。而随着“大河三角洲计划”的推进,新的河口三角洲会陆续加入,相关问题解决方案的典型案例将相继推出。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等出席并致辞。
阅读原文
记者丨徐瑞哲
来源丨上观新闻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
更多阅读:
中国新闻网丨中国科学家发起 “大河三角洲计划”跻身“海洋十年”行动方案之列
科学网丨第二届大河三角洲国际会议在沪开幕 《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丨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沪发布
新民晚报丨梳理面临问题 制定环境“家底清单” 全球首份《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沪发布
文汇报客户端丨《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沪发布,也是这项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大科学计划最新成果
上海科技报丨第二届大河三角洲国际会议举行,华东师大发布《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
第一教育 | 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盐水入侵……世界主要三角洲的“家底”盘了个报告!
东方教育时报公众号丨促进大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华东师大发布《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
东方网丨第二届大河三角洲国际会议在沪开幕 华东师大发布《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
上观新闻丨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论坛在沪举行
Global Times丨Chinese, US officials, scholars share river protection observations at Yangtze-Mississippi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