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8头“土著”獐在滨江森林公园安家

上海“重引入”项目有新进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游园体验可兼顾
2023年09月08日

  让“土著”野生动物返回它们祖先曾经繁衍生息的地方,专业上叫作“重引入”:在一个物种的历史分布区的一部分区域内(该区域此物种已经消失或绝灭)重新建立该物种的种群。昨天,上海的“重引入”项目迎来新进展,8头成年獐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野放,对该区域内的原有种群进行补充。

8头成年獐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野放。 陈玺撼 摄


佩戴电子项圈跟踪轨迹


  当天,符合野放条件的8头獐在华夏公园“打包”完毕,它们卧在专用的周转箱内,透过箱子上的透气孔向外张望,看起来十分紧张。

  com6774澳门永利生命科学学院保护生物学博士聂大义说:“獐十分胆小,看似轻松的‘搬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它们剧烈的应激反应,严重的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体温是评估应激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动物在应激状态下会出现血压升高、体温升高等问题。聂大义介绍,好几只獐的体温一度超过42℃,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超过40℃,要马上安置到有空调的僻静区域,减少非必要的人为干扰。

  据了解,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且持续,这样的獐不能野放。“我们是第一次在室外温度这么高的环境下尝试獐的野放,怕它们熬不住,所以将计划时间提前半小时,相关的检查和准备工作事先都安排在凉快的早上进行。”聂大义说,从獐进入周转箱到野放,全程控制在3小时内。下午1时,工作人员抬起箱子一侧,最后一只獐从另一侧的出口出来,欢快地奔向远处的灌木丛。据介绍,8头獐4公4母,如果看彼此顺眼,可以在公园内自由配对。近期,还将有2头獐野放至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8头獐全部佩戴电子项圈,可以跟踪它们的活动轨迹、活跃度等情况。如果很不活跃,怀疑可能遇到危险或出现健康问题,研究团队的工作人员会根据獐的最新定位前往现场查看。此外,园内设有4台红外触发相机,加上com6774澳门永利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将要增设的6台红外触发相机,组成“隐形”监测网络,拍摄獐活动的图像,以便更好地保护它们。


重引入血统纯正是关键


  獐又称牙獐、土獐、香獐、河麂,是一种小型鹿科野生动物,常选择河岸、湖边、湖中心草滩、海滩芦苇或茅草丛生的环境作为日常栖息地,也会生活在低丘和海岛林缘草灌丛处,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辽东半岛、华北平原、长江两岸、朝鲜半岛。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獐是上海“土著”,根据化石发掘和文献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地区就有獐分布,崧泽遗址的化石中就有獐牙。19世纪80年代,上海市郊、青浦、奉贤等地还生活着很多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适合獐生活的林地一点点萎缩,加之高强度捕猎,它们于上世纪初从上海消失。

  獐等“土著”的消失让上海陷入没有野生大型哺乳动物的尴尬。彼时,浙江舟山群岛、江西鄱阳湖区域、江苏滨海湿地和安徽等地区都分布有獐,不少人提出重引入獐,在上海建立可以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成为上海城市生态恢复的旗舰物种。重引入獐,血统是否纯正尤为关键,也就是要找到与本土獐完全一致的种类。

  com6774澳门永利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珉当时和同学前往几处栖息地调查,收集獐的毛发、粪便等样本,通过基因比对,确定国内獐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仍属于种内差异,没有分化。扫除对“血统”的疑虑,重引入獐项目开始加速。2007年,獐开始踏上“返乡”之路,上海林业部门从浙江舟山引入21头成年獐,在外环林带浦东段内辟出一块5000多平方米有水系和丰富植被的林地(华夏公园),让它们适应上海的气候等自然条件,最终繁殖成功。

  根据上海市林业总站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上海已在滨江森林公园、松江浦南林地、崇明明珠湖公园、南汇东滩、浦东老港滨海生态廊道等地野放来自华夏公园的獐315头。目前,上海已基本实现獐从种群繁殖到野放全环节自给自足。


为獐安家创造良好条件


  滨江森林公园是上海最早试点野放獐的公园之一,既然獐是胆小的动物,在客流量不小的公园里野放,如何平衡好野生动物保护和游客游憩的需求?滨江森林公园位于浦东新区最北端,是上海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郊野森林公园,这为野放獐的安家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9年11月,从华夏公园种源基地运来的12头獐成为这里最早的“土著居民”,次年1月又补充了2头。随后几年,园内獐的种群维持在30头左右。但近年来,滨江森林公园的獐似乎变少了。今年7月的上海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月报显示,整整31天仅在滨江森林公园记录到5次獐。

  大自然是残酷的,獐本身又是比较脆弱的物种。“很多个头比它小的动物都能把它唬住然后干掉它。”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副园长张国兵说,园方分析獐减少的情况,认为周边区域野狗的入侵和2021年7月公园免费开放后大幅增加的客流对獐造成影响。这次野放前,园方与属地公安联手,已将园内野狗清理完毕。解决了最大威胁后,公园将注意力转到游客身上,对一些通往獐主要活动区域的道路进行调整,避免游客进入后惊扰獐。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还在进一步丰富林相结构,发现獐比较喜欢吃紫萼、二月兰等植物的嫩芽,便在林下增加这些植物的种植面积,并减少农药的使用。冬季,獐可能面临食源短缺问题,园方还根据獐的活动轨迹,在它们的主要觅食区域投放饲料,并种植一些越冬能力较强的植被。

  专家表示,獐“返乡”的终极目标是在上海建立可以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成为上海城市生态恢复的“旗舰物种”。“一个物种的恢复可能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陈珉表示,虽然目前在野外有獐群,但规模和理想状态有差距,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对于獐这样的小型鹿科动物来说,普遍认为至少繁殖种群要有500头,总量约1000头,才基本达到种群恢复的标准。



阅读原文


记者丨陈玺撼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