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拜登召集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

为大国博弈打造竞技场,对南太地区的实质投入程度令人质疑
2022年09月28日

  9月28日至29日,美国总统拜登将在华盛顿主持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预计将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复苏等议题。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加深合作,美国也日益将目光重新转向该地区。舆论认为,美方一系列举动旨在重塑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甚至对冲中国的影响力。

  但在拜登政府受到国内形势掣肘之际,美国愿意、能够拿出多少诚意和资源,有待观察。与此同时,美方出于自身战略考量的操作恐怕难有呼应。


美国“发力”南太地区


  白宫本月初宣布了峰会消息,并称峰会将展示美国与太平洋地区之间“深厚而持久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以“共同的历史、价值观和民间联系”为基础。

  据悉,白宫此次邀请了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萨摩亚、图瓦卢、汤加和斐济12国领导人参会。

  实际上,鉴于太平洋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美国体现出重返该地区的趋势,今年以来尤为明显。白宫在2月发布的“印太战略”中称,美国“寻求成为太平洋岛国不可或缺的伙伴”。

  同月,布林肯成为近40年来首位访问斐济的美国国务卿,他还宣布美国将在所罗门群岛重开大使馆。

  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等官员前往所罗门群岛。有报道称,美方当时又拿所谓“中国军事存在”说事,并向所方发出警告。此举被指干涉内政,令所方反感。

  6月,美国拉上地区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和英国,发起“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倡议。美官方称,此举旨在加强各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合作。

  7月,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参加太平洋岛国论坛框架下专题会议,宣布美国将在基里巴斯和汤加开设大使馆。

  8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一行到访太平洋地区五国,宣称“世界的未来将在太平洋地区书写”,拜登政府正在该地区“加倍投入”。但有报道称,舍曼此行遭到所罗门群岛方面“冷落”。

  就在上周,布林肯还在联大期间主持召开“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首次外长会。外界认为,这是给即将举行的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做铺垫。


假意关心,实为竞争


  com6774澳门永利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注意到美国上述系列举动,并指出此次主办峰会正是其中一环。

  “然而,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长期被美国忽视。”陈弘说,对美国来说,太平洋地区一度是遥远、落后的地方。从历史上看,太平洋岛国在西方眼中的地位一度是殖民地,这段历史也导致该地区国家经济落后。

  “太平洋岛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美国遗忘。”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也指出,美国在冷战时期较为重视该地区,但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该地区的关注减少,一度通过盟友澳大利亚等国在该地区发挥影响力。

  近年来,美国为何“一反常态”,突然对太平洋地区产生巨大兴趣?该地区有何吸引力?

  两位专家均指出,美方一系列举动恐怕不是出于真正的关心、重视,而是出于要和中国竞争的考量。这也意味着“美国用战略眼光,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待太平洋地区”。袁征说。

  陈弘指出,近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不断取得合作成果。为改善当地经济民生,中国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包括兴建公路等。

  然而,“美国却以己度人,把这种合作视作威胁,尤其是在中国同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合作框架协议后。”陈弘说,“在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的当下,美国与太平洋岛国走近的真正目的是将该地区作为与中国抗衡、博弈的竞技场。”

  袁征也表示,随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加深合作,美国意识到“印太战略”的局限性,因而想方设法削弱中国的影响力。

  两位专家还表示,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此次参会也有自身考量。对这些国家来说,随着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已成为生死攸关的议题,因而迫切希望美国等发达国家尽快采取切实行动,而不是专注于大国竞争。

  袁征说,一方面,太平洋岛国对于大国竞争感到不安;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看似也有所期待——被美国长期忽视的处境有所改变,并为这些国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作为民主党人,拜登领导的美国政府更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至少是在口头上”。预计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此行也将试探拜登政府愿意、能够为此付出多少。


“伙伴还是棋子?”


  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将会取得什么成果?袁征表示,除了象征性的表态,美国能否拿出实质性的投入来满足太平洋岛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期待,关乎此次峰会成果。但目前看来,拜登政府恐难实现预期目标。

  一方面,双方的动机和主要目标不同,太平洋岛国希望在促进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合作成果,而美国的主要意图是大国竞争。

  “伙伴还是棋子?”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发展政策中心近日刊文称,对于美国所谓“深厚而持久的伙伴关系”,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或持怀疑态度。“美国对该地区的政策一直受到战略利益的驱动。”

  不过,两位专家均指出,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也明白美国的“用意”,相信将以清醒的认识和政治智慧来看待。“太平洋岛国不愿沦为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工具,不愿被绑上战车。”陈弘说,多数岛国奉行“不与任何人为敌,与所有人为友”的外交政策。

  此外,从“印太战略”到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再到“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倡议,美方一系列举动也凸显出其在国际变局之下的混乱章法。陈弘说:“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效果堪忧,最终恐怕顾头不顾脚。”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的四年之后,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信誉面临考验。当前拜登政府受到国内形势掣肘,美国能有几分诚意、能投入多少资源,均有待观察。陈弘指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政治极化现象不断加剧。

  袁征补充道,冷战后,美国就已开始削减对外援助。在美国主要的地区伙伴和盟友受益的同时,太平洋岛国基本上“靠边站”。当前,美国国内又存在民粹主义,呼吁把资源投向国内。与此同时,拜登政府的立法议程在国会面临阻碍。

  在此背景下,“如今美国不愿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包括对外援助),甚至把全球治理的责任推给盟友在内的其他国家。”袁征说,在美国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不排除其拉拢盟友参与太平洋地区事务。

  陈弘也预计,在太平洋地区事务上,美国还会有动作,目前正在酝酿的计划包括提供援助、派遣和平队、开设大使馆等。

  不过,就连坎贝尔等官员也承认,美国处理太平洋地区事务不是一两次会议就能解决的,而是一项持久行动。拜登任命的太平洋地区事务谈判特使尹汝尚也直言:“太平洋国家寻求的是一种长期、可持续的关系,而不仅仅是(美国)偶尔的关注。”

  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美方表示愿为太平洋岛国发展提供更多支持,这很好,希望美方说到做到。岛国需要的是建立在平等相待基础上的互利合作,而不是出于地缘政治算计的权宜操作。


阅读原文


记者丨陆依斐

来源丨解放日报

题图来源丨新华社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