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合规机制的建设。自2017年原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陆续发布了各自领域的合规文件。2018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其他六部门共同发布了《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对中国企业在境外经营中的合规管理问题确定了基本标准和体系。目前,中央企业全部成立了合规委员会,设立了首席合规官。不少民营企业对标跨国公司和中央企业,开始重视合规管理,我国企业合规实现了从主要应对国际合规监管到适应国内合规监管和为企业增信赋能、塑造品牌的重要转变。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确立了企业合规师这一新职业。《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发展报告》显示,企业专职法律顾问从2000年至今仅有20余万人,这个数字无法满足未来庞大的企业合规需求,预计人才缺口达900万以上。
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com6774澳门永利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学校办学特色,积极推动企业合规人才尤其是涉外企业合规人才的培养,为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注重德法兼修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这一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和道路。com6774澳门永利法学院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法学硕士,2014年设立法律硕士点,2016年获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法社会学、法政治学等方向招收博士生,2020年获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法学-心理学”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法学院恪守“奉法守正,知行合一”的院训,以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为原则,致力于培养“有关怀、识时务、讲方法”的卓越法治人才。法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把课程思政与卓越育人紧密结合,在《宪法学》《民法》《刑法》《环境法》《法律职业伦理》等十几门法学核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成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特色改革领航团队。出版全国首本法学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法学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范例》,为全国高校法学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的落地生根提供了“上海方案”。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研究中心,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研究,引领法学学科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思政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协作精神,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化治理需求。
回应社会需求 打造合规人才培养特色
com6774澳门永利法学院学科布局完整,在理论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社会法学、诉讼法学等法学主干学科方向进行均衡布局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积极推进企业合规、教育法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合规在业内外成为风靡一时的话题和实践。法学院从教学和科研的角度认真地追问和讨论“合规”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即合规相对于合法,其新颖性何在,其独特价值何在。张志铭院长提出,合规之规的范围远不限于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对于包括公司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体及其成员来说,还包括各种监管规定、行业准则、企业章程和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域外规则等。只有使合规在合法的延长线上,才能推动企业合规工作行稳致远。
2017年3月24日,com6774澳门永利法学院在国内法科院校中首先创设企业合规研究中心,编写了国内第一本企业合规教材《企业合规讲义》,出版《企业合规论丛》集刊和多部专著译作,举办了多期合规培训和系列研讨活动,在世界银行监督下承担了西门子集团委托的“大夏合规”等研究项目,并发起成立“全国高校合规研究联盟”,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在此基础上,法学院制定了《企业合规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以培养具有法律实务技能的企业合规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打造企业合规理论与实务、公司治理与合规、金融监管与合规、劳动与社会保障合规等11门合规系列课程,组织编写《企业合规导论》《企业合规管理体系》《企业数据合规》《企业财税合规》《企业合规风险审查》等系列教材,推动合规人才培养。
打破壁垒 探索“法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com6774澳门永利法学院结合自身在企业合规领域的特长,着重探索涉外合规人才培养路径,“涉外合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获2023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立项。依托上海纽约大学这一优质平台,结合com6774澳门永利与诸多海外著名高校的合作关系,法学院积极开展涉外合规人才培养实践,近五年来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康涅狄格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等国外高校携手合作开展法学高等教育。在校内,发挥学校学科综合实力优势,法学院与外语学院双向合作,制定涉外法治人才语言能力专项提升计划,遴选优秀的法学专业本科生,参与外语学院的微专业和辅修专业,培养日语、德语、法语方向的涉外合规人才,同时接收优秀的外语专业本科生,参与法学院本科基础课程,形成“双语双科”的培养模式,为其未来考取法律硕士(非法学)奠定基础。
此外,为主动适应国家法治建设需要,顺应新文科建设发展目标,法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联合建设“法学-心理学”双学位项目,探索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合作,以学生的能力达成与素质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既精通法律,掌握法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能力,又通晓心理学,掌握运用心理学知识解释适用法律的能力。法学(双学位)专业标准学制四年,本科毕业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授予双学士学位(法学+理学)。2021年,“法学-心理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启动招生,吸引了许多优秀学生报考,目前已有三届学生在读。
法学院还出台相应的措施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给予倾斜,例如在奖学金评定和推免资格确定时,将“法学-心理学”双学位班的同学在推免中单独进行排名,对于修习第二外语的同学额外加分等,激励同学们打开视野,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关注平台搭建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法学院积极与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西门子公司等国家机关、知名律所、大型企业开展合作,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为了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法学院整合研究力量,获批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育部政策法规司指导下成立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法学院还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合作共建长三角一体化法治研究院,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合作共建上海市企业合规检察研究基地,与上海市司法局合作共建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依托上述各项实习、实践和研究平台,法学院在传统知识传授之外,更加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各项奖项中斩获颇丰,获得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大赛总决赛亚军(2017)、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国内赛特等奖(2017)、上海市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冠军(2018)、“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2019)、第十七届Jessup(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二等奖(2019)、上海市首届法律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2019)、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亚军(2019)、第一届“未来精英杯”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特等奖(2020)、第十九届Jessup(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中国赛区二等奖(2021)、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上海市金奖(2022)、“尚法杯”上海市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邀请赛冠军(2022)等殊荣。
循序渐进 注重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和法学基本素养的养成
法学院以学生能力提升与素质达成为中心,制定了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全育人培养方案。本科生第一课堂实施“培根、筑基、融通”的三段式人才培养进阶。在低年级,开设《法学导论》《哲学导论》《政治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等课程,以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为主,提高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中年级以前沿导向的法学专业教育为主;在高年级,以跨学科和本硕贯通教育为主,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系列专业选修课程和研究生先修课程。本科生第二课堂主要是将养成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和毕业审核,依托线上学生成长电子档案系统,对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全流程管理、全过程记录、全方位分析。
其中《法学导论》课程由张志铭院长倡议并领衔开创。为了使法科生在入门之始就能对法学有一个系统、概要的了解,捏出能够滚大为雪球的第一个雪团,由基础阶段而致法学修为的通达专深。同时,为了贯彻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综合优势,厚植学生人文底蕴,提高学生法治素养,张志铭教授团队开设了兼具法科一年级基础课和学校大类平台建设课性质的《法学导论》课程,旨在为法科生和其他不同专业的莘莘学子勾勒出法律和法学的基本面貌。课程自开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2023年入选了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为进一步提升课程质效、凝练教学经验、共享教学智慧,在认真筹谋之后,该课程研发团队编写了与该课程配套的讲义,借助法谚、插图、故事、案例等材料,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力争讲好中国故事、时代故事、大众故事。
阅读原文
作者丨李帅(com6774澳门永利法学院副院长)
来源丨民主与法制周刊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