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热情如火,2024年第二季度com6774澳门永利人文社科有哪些“高研值”新进展?快来一探究竟!
01|刘梁剑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谈“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性
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刘梁剑教授《“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刊发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
简介:“人类向何处去”这一当代中心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为“古今中西”之争。“古”“今”“中”“西”,呈现出从孤立到系统、从分离独立到互动生成的发展过程,其世界性特质逐步彰显,不仅在空间的维度上表现为中国向世界流溢,而且在时间的维度上表现为中国新文化的世界历史意义。“时时珠玑”的意象有助于人们理解“古今中西”的交相发用结构。“古今中西”之争制约着当代中国哲学运思,乃至“中国哲学”本身就体现出交相发用结构。这种结构突显生成、一贯与共通。以新的时空经验反思文明冲突论,以生成的共通性超越抽象的普遍性,进而由共通性走向共同体,由人类小世界走向天地万物大世界。
02|马德浩教授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探讨中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建设成效、制约因素与促进策略
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德浩教授《中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建设成效、制约因素与促进策略》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13期转载。文章摘自《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简介:中国现阶段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度与法治建设渐趋完善,多口管理的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行业协会建设逐步健全,人才队伍规模也日益扩大等。然而,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的因素,如制度与法治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保障性不足;多口管理的组织体系协调度不高,容易形成掣肘;行业协会行政化色彩浓厚,自主性偏低;人才队伍的组成结构不平衡,志愿服务率不理想。为了促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广泛开展,一是要重视发展规划设计,健全配套性法律法规;二是要强化多部门协调,创新合作形式;三是要推动行业协会去行政化改革,增强其自主性;四是要优化人才队伍组成结构,提升其志愿服务率。
03|文贵良教授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探讨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汉语诗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文贵良教授《中国现代女性作为女性的第一声“绝叫”——论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汉语诗学》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13期转载。文章摘自《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简介: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发表近百年来以“叛逆的绝叫”而独立文坛。如此尖锐的声音是如何通过语句而得以实现的?其中的诗学特质特别让人着迷。小说的白话是一种“野生”的白话,源于日记体现代女性絮叨的语言形式,口语化以及声音的突出是其重要特征。小说的叙事采用了后撤性焦点叙事方式,这种后撤性叙事的形成是基于莎菲的认知方式。剖白的辩证法拉紧了后撤性焦点叙事的强度,从而把女性的声音一步步推向绝叫。从晚清至20世纪20年代,随着出版业的发达和文化思潮的兴起,女性得以在现代公共空间发声。莎菲的声音、孙舞阳的声音与许广平、庐隐等人的表达一起构成了时代女性的尖音。
04|应奇教授、博士研究生邓仕银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探讨“实践转向”范式下的康德哲学
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应奇教授,哲学系博士研究生邓仕银《“实践转向”范式下康德哲学何为》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转载。论文原载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简介:在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和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康德提出了解决传统形而上学困难的先验哲学,并声称以此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当代哲学中的“实践转向”范式基于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新方法”提出了对传统哲学的系统性改造,并认为这种改造才是哲学上真正的“哥白尼式革命”。真伪“哥白尼式革命”的区别总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认知之“思辨性格”的不同解释;二是对认知之目标理念的不同关切。这两个方面的差别与两种哲学范式对认知范围的限定有关,并最终与二者对物自身含义的界定相关。康德的先验哲学与“实践转向”范式在对认知的“思辨性格”的要求上并无根本差别,而进一步厘清物自身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在两种哲学范式之间寻求调和的前景。
05|吴冠军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评析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政治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教授《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政治学评析》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转载。论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4期。
简介:知识生产者的行列里,出现了一位人类眼中的陌生者: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展现出接近通用的智能水准,同时亦有大量使用者报告各种错误,甚至错误连连。由此,对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形态展开系统性的探究,可从技术政治学视角切入,并在此基础上对它生成错误与意识形态偏见之缘由展开分析。美国政府要求“美国价值”必须是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系统的准绳,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至关重要的论题仍然是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分析。
06|张留华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从语言视角研究形式逻辑
哲学系、逻辑与规范研究中心张留华教授《形式逻辑的语言视角》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转载。论文原载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简介:对于人之为逻辑动物与人之为语言动物的相互依托,学术上的一种理据是:逻辑知识与语言知识具有内在统一性。事实上,国际上作为哲学基础课程的逻辑学以及许多逻辑思维类人文通识课的核心内容,其常规形态是一套貌似“外语”的严格化形式语言。更重要的是,追问和认清逻辑学所提供的形式语言对理解母语以及我们自身的思维方式何以重要,会把我们引向自然语言中对应于形式语言“逻辑常项”的一类小词。逻辑理论的主要功用之一就是以严格而系统的方式阐释这些广为使用却常被忽视的小词的意义。关注这类小词的精确意义与多样用法,不仅有助于深度领会逻辑与语言的贯通,还可以新的视角重估长期以来困扰逻辑哲学家的一些难题。
07|伍爱群教授在《人民日报》发文,深入探讨如何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伍爱群《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文刊登在《人民日报》2024年6月20日理论版。
简介:城市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党建引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社区治理、积极运用数字化治理技术。
08|钱冬明教授团队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各地教师数字化转型的新举措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钱冬明教授团队《各地教师数字化转型的新举措》一文刊登在2024年4月2日《光明日报》。
简介:研究团队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析与可视化的方式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师教育部分。该调研以202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市级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对象,在每个省(市、自治区)抽样选取3个合计94篇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文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提取了每篇报告中教师教育相关内容,对2023年工作成果与2024年计划任务分别进行了梳理,并按照区域进行分类汇总分析。
09|刘志基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汉字构形的民俗基因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刘志基教授《汉字构形的民俗基因》一文刊登在2024年4月7日《光明日报》。
简介:汉字具有表意特点,造字的构形取象一般来自造字者视线所及的事物。民俗作为人们模式化的生活文化,自然是造字者最多的身边所见,难免在汉字构形中留下印记。总体来看,汉字构形中的民俗基因大致可以通过形象、义符和声符所含信息来呈现。
10|张留华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经由认知心理实验的逻辑思维训练新路径
哲学系、逻辑与规范研究中心张留华教授《经由认知心理实验的逻辑思维训练新路径》一文刊登在《光明日报》2024年5月13日理论版。
简介:逻辑教育之所以要推广普及,是因为它关乎我们人之作为理性动物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公允地讲,逻辑思维训练,并非只有逻辑学课程可以做到。任何足够深入的专业知识训练,只要持之以恒,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难点在于“足够深入”。关于如何通过逻辑知识快速促进逻辑思维训练,在当前逻辑教育领域中仍存在不少误区。其中一个是对书本推理与日常决策情境之间差别的忽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对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的误判。走出这两大误区之后的逻辑教育,应探索一种“经由认知心理实验”的逻辑思维训练新路径。
11|学校办公室副主任程涛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以高教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程涛《以高教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文刊登在2024年6月8日《光明日报》。
简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其后,教育部负责人在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明确表示,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作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关键汇聚点,应从要素、结构、功能三个方面聚焦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系统集成效应。
12|朱承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以时代关怀驱动经典传承
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朱承教授《以时代关怀驱动经典传承》一文刊登在2024年6月22日《光明日报》。
简介:经典传承对于维系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上形成的经典依然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域中的必有之义。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的,前人经验构成了后续文明进步的前提。经典文献记录了先民对人类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成为承载前人经验的主要载体,为人们品鉴历史、思考现实、筹划未来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传承经典反映了人类独有的历史意识,表现为人们对个体、共同体乃至天地宇宙发展变迁过程的总体性认知与反思,是生活在历史中的人去探寻历史发展根据、总结历史发展线索与特点以及评判历史的重要精神活动,对于文明的延续与创新具有基础性意义。
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戴琪 王姝萱 沈婷钰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