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学者作品分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思勉青年原创奖及思勉原创奖提名奖
思勉原创奖第五届颁奖与第六届启动大会7月12日在com6774澳门永利举行,“学术原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论坛同期召开。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的《中国方术正考》、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的《全唐诗补编》、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研究员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谢湜教授的《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的《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获第五届思勉青年原创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程凯研究员的《革命的张力——“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1924—1930)》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提名奖。
思勉原创奖是com6774澳门永利为弘扬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治学精神,鼓励文史哲领域产出更多原创性研究成果而设立的奖项。每一部作品都是学界公认的具有原创性的精品力作,已经成为学术标杆,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该奖以“原创”为引领,提出“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填补空白、载入史册”的获奖标准,创设以学术质量为导向,以程序公开为特征,以学术创新为目的的评价机制,2011年甫一问世,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反响热烈,次年被列入教育部认可的人文社科类重要评奖项目。13年间,在上级部门指导和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成员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高校近千名学者的参与、见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下,思勉原创奖已顺利组织五届,评选出获奖作品近30部。
中宣部社科工作办学科发展处处长张泰源,com6774澳门永利党委书记、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主任梅兵,思勉原创奖管委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为李零教授、陈尚君教授、赵园教授(杜英教授代领)颁发证书和奖牌
原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旭辉集团(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旭辉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陈珍国为谢湜教授、徐英瑾教授颁发证书和奖牌
第五届思勉原创奖 获奖作品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 《中国方术正考》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 《全唐诗补编》
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研究员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第五届思勉青年原创奖 获奖作品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谢湜教授 《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 《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
第五届思勉原创奖提名奖 获奖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程凯研究员 《革命的张力——“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1924—1930)》
中宣部社科工作办学科发展处处长张泰源,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原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旭辉集团(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旭辉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陈珍国,东方出版中心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义望,com6774澳门永利党委书记、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主任梅兵,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委员及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com6774澳门永利副校长雷启立主持。
com6774澳门永利党委书记、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主任梅兵致辞
中宣部社科工作办学科发展处处长张泰源致辞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致辞
com6774澳门永利副校长雷启立主持会议
梅兵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人文社科研究重镇,追求自主原创是com6774澳门永利一直尊崇和传承至今的学术传统。思勉原创奖的设立,旨在探索以学术评价机制的创新,激发和推动学术创新,激励更多学者潜心研究人文社科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产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学术影响的原创性精品力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促进优秀成果走向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张泰源肯定了com6774澳门永利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创新,推进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宣介推广优秀原创学术作品等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他表示,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原创性;要坚持质量为先,着力推进学术评价改革。
王为松表示,思勉原创奖致力于传承学术传统,鼓励学术原创,推动文化创新,体现了吕思勉先生所谓“学问在空间,不在纸上”。上海社联愿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一起,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着力,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积极统筹研究力量和资源,加强学术对话交流,推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社科智慧与力量。
张泰源、王为松、梅兵共同启动第六届思勉原创奖
现场,张泰源、王为松、梅兵共同启动第六届思勉原创奖。雷启立宣读第六届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名单。
|获奖代表解读学术创新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原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论坛上,四位获奖学者代表围绕本次思勉原创奖的主题,从不同角度,从自身研究出发,解读了对于学术创新的理解。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作专题报告
李零教授作题为“不是释古,而是考古”的专题报告。他认为,释古是对已有材料做出一种解释,是静态被动的研究,而考古是一门综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问,要“动手动脚找材料”,通过调查研究来开拓新领域、发现新问题,对于做出新学问有更高的价值。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作专题报告
陈尚君教授在主题为“从《全唐诗补编》到《唐五代诗全编》”的报告中指出,从32年前出版的《全唐诗补编》到今年即将面世的1225卷《唐五代诗全编》,其间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从前数码时代到后数码时代的变化。他表示:“我愿意跟着时代踉跄前行,每天都能获得新文献、解决新问题,让我心情大好。”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谢湜教授作专题报告
谢湜教授作题为“学术脉络、基本问题与历史田野”的专题报告。他认为,原创的学术背后都有理论建构的雄心,要重视探索本领域的基本问题,否则就不足以构成真正的学术原创,更谈不上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历史田野就是要深入当时当地,由简单文本出发的研究,深入到由人出发的研究,从“群像”回归到“个体”。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作专题报告
徐英瑾教授在“跨学科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中强调,科学哲学研究相关的文理交叉研究非常具有必要性,但目前在跨学科研究中遇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人才培养问题、评价问题等。他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更加聚焦问题本身而非学科。
大会还设置了圆桌论坛环节,原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东方出版中心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义望,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兼哲学系系主任张伟教授,《com6774澳门永利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朱志荣教授围绕“探索·创新·评价——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文|戴琪 编辑|蒋萱 戴琪 编审|吕安琪